TPE包金属气密性不够有什么办法提升改善?
针对TPE包金属气密性不足的问题,HR-337-1底涂剂可以提升粘接强度和密封性,适用于注塑包胶工艺。以下从原理、应用、工艺优化及配套措施等方面详细说明提升方法:
一、HR-337-1 TPE包胶底涂剂的作用原理
表面活化:
TPE与金属的极性差异大(TPE非极性,金属极性),直接粘接易形成弱界面层。HR-337-1通过化学润湿金属表面,去除氧化物、油污等污染物,同时引入极性基团,增强与TPE的相容性。
化学键合:
底涂剂中的活性成分(如硅烷偶联剂)可与金属表面的羟基(-OH)或TPE分子链发生反应,形成Si-O-Metal或C-O-Metal化学键,显著提高粘接强度。
耐热增强:
针对注塑高温环境(通常180-220℃),HR-337-1通过分子链交联形成耐热网络,防止粘接层在高温下分解或软化,维持气密性。
二、HR-337-1 TPE包胶底涂剂的应用步骤与关键参数
1. 金属表面预处理
清洁:
使用异丙醇或丙酮擦拭金属表面,去除油污、指纹等有机物,确保表面干燥无尘。
粗化:
对光滑金属(如不锈钢、铝合金)进行喷砂(粒度80-120目)或化学蚀刻(如盐酸溶液),增加表面粗糙度(Ra≥3.2μm),提高机械咬合力。
预热:
将金属加热至60-80℃(可通过红外加热或热风枪实现),促进底涂剂渗透和挥发溶剂。
2. 底涂剂涂覆
涂覆方式:
使用喷枪(压力0.2-0.3MPa)或浸涂法,确保涂层均匀无流挂,厚度控制在5-10μm。
干燥时间:
涂覆后置于90-120℃烘箱中干燥15分钟,或自然晾干30分钟(环境湿度≤60%),直至表面无粘性。
3. 注塑工艺调整
温度优化:
TPE注塑温度需比常规高15-20℃(如210-230℃),确保熔体充分填充金属表面微孔,形成机械互锁结构。
压力控制:
保压压力提高至80-100MPa,延长保压时间(3-5秒),减少缩孔和气隙。
流道设计:
采用多浇口或热流道系统,缩短熔体跑胶路径,避免温度下降导致粘接不良。
三、气密性验证与测试方法
水检法:
将包胶件浸入水中,施加0.1MPa气压,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(持续5分钟无气泡为合格)。
氦气质谱检漏:
适用于高精度要求(如医疗设备),检测灵敏度可达1×10⁻⁹ Pa·m³/s。
百格测试:
用刀片在粘接面划10×10网格(间距1mm),粘贴3M胶带后快速撕起,胶层脱落面积≤5%为合格(5B级)。
四、配套措施与避坑指南
1. 材料选择优化
TPE牌号:
选择硬度70-90A的TPE(如SEBS基材),硬度过低易变形导致漏气,过高则脆性增加。
金属材质:
优先选铝合金(如6061-T6)或不锈钢(304/316L),避免使用镀锌钢(易腐蚀导致粘接失效)。
2. 工艺禁忌
避免二次污染:
涂底涂剂后需在4小时内完成注塑,防止灰尘吸附或底涂剂挥发失效。
禁用硬质胶水:
AB胶、502等胶层脆硬,与TPE弹性不匹配,易在振动或热胀冷缩时脱胶。
通过HR-337-1底涂剂活化金属表面、优化注塑工艺(温度/压力/流道)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,可系统性解决TPE包金属气密性不足问题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材料测试和工艺验证,确保方案可靠性和经济性。
全国服务热线